2017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圆满落幕
2017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圆满落幕
9 月 13 日至 15 日, 2017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中国残联主办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展会,10 年来已成为中国福祉领域国际化交流平台和了解国内外辅助器具动态的重要窗口。本届博览会以“新技术、新应用、新商机”为主题,规模达两万平方米,来自 22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余家展商参展。博览会首设国家辅助器具成果展示区、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及产品专业展区、机器人展区,将产业链布局延伸至康复、养 老、智能化等热点领域。
最热门的当属机器人展区,展区中众多面向医疗康复的穿戴式机器人产品纷纷亮相,其中北京工道风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动力小腿假肢和脑瘫儿童关节智能康复机器人尤其受到各方关注。
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北京工道风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启宁(左)向中国轮椅篮球队队员代佳梦介绍一款智能动力小腿假肢“风行者”。
该款产品是为了实现肢体替代而设计的高性能助残假肢,以25倍人眼识别速度来捕捉传感器信号,通过芯片计算结果实时判断使用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推测使用者的动作意图,从而代替人脑和生物神经向助残肢体下达动作指令,实现人机一体。该产品整机结构包含传感器、计算机芯片和机电装置,从而高度模拟生物神经、大脑和肌肉骨骼组织的功能,模拟生物体对肢体的控制方式,体现了机械假肢无法比拟的性能。
北京工道风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晓光(左)向参展领导(右)讲解脑瘫儿童关节智能康复机器人
脑瘫儿童关节智能康复机器人是根据人体工效学设计的儿童康复座椅,根据康复训练过程需求设计的机器人多自由度调节机构,根据神经康复理念设计的智能驱动模块,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定制化的座椅可以保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多自由度调节机构可以实现腿长、患侧以及康复体位的调节,满足不同患者以及同一患者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关节驱动模块是机器人中最重要的模块,通过脚板给患者足踝部运动提供动力、阻力、助力等,它集成了精密的机械传动、丰富的生物力学传感信息以及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患者能够通过交互界面与机器人实现实时的人机交互。另外,利用康复记录的大数据可以实现患者的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实现运动康复的数字化医疗。
展会同期,北京工道风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还举办了面向医疗康复的穿戴式机器人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演讲嘉宾包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并且邀请了国际著名学者与顶尖企业人员参会,国际穿戴式机器人协会(WearRAcon)也应邀首次来华出席会议。研讨会重点介绍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假肢、康复机器人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会场座无虚席,圆满完成。